本文作者:小旺

古典花纹图案-古典花纹图案边框

小旺 04-18 12
古典花纹图案-古典花纹图案边框摘要: 古代棺椁上雕刻的纹饰有什么特殊含义吗?【文藏来答】棺椁上的雕刻装饰,是丧葬礼仪的体现。(唐 李寿墓石椁 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图片提供:西安碑林博物馆)石棺椁处于墓葬的核心位置,一般...

古代棺椁上雕刻的纹饰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文藏来答】棺椁上的雕刻装饰,是丧葬礼仪的体现。

古典花纹图案-古典花纹图案边框

唐 李寿墓石椁 现***安碑林博物馆 图片提供:西安碑林博物馆

石棺椁处于墓葬的核心位置,一般仿照堂室而造。在石棺上进行雕饰,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由东汉始,石椁雕刻艺术不断发展,至唐达到鼎盛。纯熟的线刻技艺被运用于石棺椁装饰之上,记录着当时的真实生活,也体现着墓主在封建等级制度中的尊贵身份。

古典花纹图案-古典花纹图案边框

唐 李寿墓石门 现***安碑林博物馆 图片提供: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陈列馆里收藏的李寿墓石椁是目前发现的唐代最早的一具石椁。李寿石椁高220厘米,长355厘米,宽185厘米。整个石椁由28块青石组成,外形是歇山顶式的房屋建筑

古典花纹图案-古典花纹图案边框

石椁的外部***用减地平浮雕的形式,以粗犷的线条加饰细部,四面雕刻四神,执剑武官,捧笏文官,执戟武士,骑龙驾凤游于山岳或升入云中的仙人等。椁底的四周线刻十二生肖,周围装饰山峦树木,造型丰硕,线条流美,浩荡之气溢于画面。

古典花纹图案-古典花纹图案边框

唐 李寿墓石椁外部 局部 现***安碑林博物馆 图片提供:西安碑林博物馆

石椁里面全部***用阴线线刻的形式,在椁壁和相连接的倚柱上,雕刻着一组组舞伎、乐伎、侍女、内侍、男女侍从、星相等画面。线刻舒畅流利,形象优美,真实地刻画了唐代宫廷音乐歌舞的盛况。


原文作者:张敏

原文来源:《艺术品鉴》2018年11月刊《“刻”与“画”——唐代石棺椁装饰艺术》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艺术品鉴》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中国古代纹饰寓意爱情的有哪些?

桃花芍药花、舜华(即木槿花)、并蒂莲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扇底风。”

个人认为桃花最有代表性。。。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并蒂莲有“花中君子”之称,是荷花中的极品,象征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生死相依 另,“蒹葭”个人认为也很有代表性,不过它是芦苇,不算花的定义内吧。。。 好了,只想得起这么多了。。。就以上吧。。。

提到关于爱情的图案,很多人会想到龙凤呈祥、鸳鸯成双、梁祝化蝶一类的动物形象,包括商家也是如此,因此龙凤、鸳鸯、蝴蝶、天鹅等题材都被复刻得烂大街了,同类商品太多了,人们就不怎么稀罕了。但论及关于爱情的吉祥纹饰,其实从古至今都有很多更特别、更潮流的题材。

莲蓬:不仅可以吃还可以象征爱情

莲蓬的寓意很大一部分和莲花是撞“人设”的,都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之意,在宗教题材的器物上也常常能看到佛陀菩萨是端坐在莲蓬之上。

如玉人生 和田玉白玉莲蓬吊坠

但莲蓬中因为有莲子,所以就多了一层关于爱情的含义。莲蓬是有“芯”的,送情人以莲蓬,传达的是郎情妾意、心中有你的绵绵爱意。而且从古至今的婚礼习俗中,还保留着在新房喜床上洒大枣、花生、桂圆、莲子的礼仪,祝福新人早生贵子。因此莲子也有佳偶天成,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连生贵子的美意。

莲又谐音“怜”,《尔雅》有云:“怜,爱也。”在古代,“怜”就有喜爱的意思,因此送人莲花、莲蓬也就多了一层“喜欢你”的意思。

齐眉祝寿:祝的是白头偕老

中国传统吉祥纹饰中,很多都是“组合出道”,像是老鼠+铜钱=鼠(数)钱,蝙蝠+铜钱=蝠(福)在眼前,喜鹊+梅花=喜上梅(眉)梢等。“齐眉祝寿”也是一副组合图案,是由梅花、竹子、绶带鸟构成,也被称作“花卉绶带鸟纹”,多见于明清瓷器和建筑装饰上。

“绶带鸟”是个什么鸟呢?绶带鸟,又名寿带鸟,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穿梭于林间,形态美丽优雅,因此又被称作“一枝花”,分布在我国中部、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是真实存在的物种,不是古人创造的珍禽瑞兽那一类。

因为竹谐音“竹”,寿带鸟中又有个“寿”字,因此就有了“祝寿”的含义,但梅花谐音“眉”,因此这个“祝寿”祝得是夫妻恩爱,举案齐眉,长命百岁,能够白头偕老。

不过“齐眉祝寿”这个组合也不是固定的,清宫旧藏中有一件嵌珍珠宝石齐眉祝寿盆景,是以珊瑚、天竹、梅花组成的“齐眉祝寿”景致,珠光宝气,华贵非常

传统纹饰主要有哪四种?

1.祥云纹

最早是出现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从周代中晚期时候开始,逐渐在楚地形成了以云纹为主,特别是动物纹和云纹结合的变体云纹为主的装饰风格。寓意有祥瑞之意,表达了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祥云纹作为我国传统吉祥图案的代表,它同龙纹一样,都是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复杂的象征意义,而且是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2.云雷纹

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有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至商代晚期,云雷纹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但是在商代的白陶器和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原始青瓷器上,云雷纹仍然是主要纹饰。有压印、拍印、彩绘、刻划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是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方式展开。

3.环带纹

常雕刻在铜壶、簋的腹部,盛行于西周中期、后期和春秋的初期。环带曲折波澜如波浪起伏,所以又被称“波纹”。以前也会被称“山云纹”和“盘云纹”,因其如山之起伏状,云绕其间形,现在也有称为“波曲纹”的,称法各异。纹饰构成以波线为基础,双线相垂带状,多数在上下填二环,成“X”形。也有相间以兽纹的。通常组成二方连续纹样。施于铜壶、簋的腹部,作为主纹;也有装饰于器物底部;个别的有两、三层相重叠作为器物整个装饰。

4忍冬纹

又称卷草纹,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样。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忍冬纹较为清瘦和程式化,一般为三叶片和多叶片,但是其变化是多种多样的。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xccf.com/post/14157.html发布于 04-18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