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考试题及答案

栽培的园林植物怎样整形与修剪?
合理的整形修剪,不但可使树体骨架牢固,增强抗风力,提高负载量,而且枝条分布合理,层次分明,通过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可调节营养物质的制造、积累和分配,调节生长及结果的平衡关系,减少病虫危害
一般园林绿化养护一个人可以养护多少面积?
一般来说,一个园林绿化人员可以养护5000~10000平方米的绿地面积。要求越高、标准越高、草坪面积越大,可以养护的面积越少。
与养护面积大小、养护标准、工人技术水平敬业精神、组织形式、绿地植物构成、绿地分布形式等主要因素有关。
根据绿化的种类、地域、季节,绿化的区域分布等不同,有一定的不同,拿平地成熟,且非病虫害高发的单一草坪绿化来说一个人养护5000个平米也没太大问题,如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需要做时就要根据情况至少要3个人,如是乔、灌、草混合的大片绿化,专业的人士一般4000平米就要配备一个人。
5000-10000平米。最多可管护15000平米(一般水平)。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养护规模(主要是面积,规模越大人均养护面积就越大)、植物构成、地理位置、不同季节、工人技术与敬业精神等因素综合决定。
能不能简述一下园林植物栽培中光能调控的途径?
园林植物栽培中光能调控,通常在大棚(室内)育苗阶段,大田野外阶段谈不上光调控。育苗阶段通常***用植物补光的方案,调控依据是不同植物的光合特性来进行光质补充,尤其冬季光照不足的情况,强度依据不同植物来确定辐照(μmol/m².S),正常光照时间加补光时间一共不宜超过14h(小时),极限不宜超过16h。如果还有不明白私信我,我们做了月宫一号生命保障系统中的植物舱光照系统,中国航天城卫星地面站地外生命保障系统,国家生物中心植物光照系统,中国烟草育苗光照系统,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香山植物园植物补光系统……
种植与养护定义?
1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工作的内涵及重要性
1.1 基本内涵
工作核心的内涵是基于绿化植物对环境的需求,并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栽种方法的调研,促使养护工作能适应于植物的健康需求。同时,养护工作也是对工艺的二次加工,实现了绿化、生态的实际内涵,有效改进了病虫的防治、移栽的工作内容,进而彰显园林绿化的内涵。
1.2 重要性
种植与养护技术的有效拓展实现了园林绿化的生长、加工、防治的内涵,进而促使园林工艺的发展能够彰显“生态环保型”社会的意义。同时,通过对种植内容的整合与拓展,实现了多元化、色彩化、个性化的环境需求,还能从根本中体现绿化技术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而提高了自然与科技的有效结合,最终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有机型的乡镇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
2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内涵及发展
2.1.1 种类选择。在实际栽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果树的品种进行选择,并依据环境、气候、湿度的特征选择适合存活的果树。同时,需要对果树的成活率进行拓展,并依据科学的种植办法进行栽培。另外,需要对依据温度对果树的影响进行分析,防止温度而导致的负面效应的产生。
2.1.2 种植时间。需要依据果树的生长周期进行系统的规划,如选择栽种苹果树时,需要控制其种植时间在3月份左右,并选择适合苹果树的种植的同期果树,进而有效地保证后期的管理、移栽和病虫的防治时间。
2.1.3 ***配置。需要根据地区内的果树配置进行整合与信息规划,并通过不同视觉审美的需求,实现多元化的***配置内涵。
2.2 种植技术的推广
2.2.1 村庄绿化的推广。技术人员需要对村庄中的绿化技术进行系统的规划与推广,并通过知识宣讲的方式促使乡镇人们能够熟悉绿化植物的种植技术和种植需求,进而提高乡镇农民对于科学化、技术化、功能化的绿化内涵的了解。同时,需要加强对绿化技术的配置拓展,特别是需要将不同绿植的概念融入至实际种植需求当中,进而实现良好的管理规划。
2.2.2 种植人员的指导管理。技术人员需要基于先进的种植技术进行临场环节指导,并依据不同的种植标准要求种植人员能够依据不同植物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进而提高农业植物栽培的内涵。同时,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植物生长周期的技术性调整,实现以山场绿化为核心的园林绿化需求。
2.3 场地选择和规划
种植场地的选择应基于土壤的环境进行分析,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xccf.com/post/12503.html发布于 02-24